文/叶子
2019年的6月份,王劲松在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剧大师班”论坛的一番话,把自己推进舆论之中,更是得罪了不少顶流明星。
没想到已经40岁的人了,还这么耿直,也是很难得了。
有人说王劲松就像是入错行的特工,大家都能记住他的角色,但在人流中走来,未必能马上认出他来。
王劲松从2001年开始出演第一个戏,到成为大家所熟识的老戏骨,演员这条路他整整走了20年。
与其说演员的成就了他,不如说是他把一个个无声的生命演活了。
一、瞒着家人报考戏剧学院的那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开始不一样了
王劲松1968年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里。
他的祖上原本是“三凤桥酱排”的前身,后来他爷爷出来自立门户出来单干,到他父亲那一代就直接不干了,而王劲松的父亲也是学矿井设计的。
家里人没有从事过艺术有关的工作,但王劲松唯独对表演情有独钟。
到了上大学的时候,王劲松自己悄悄报考了江苏戏剧学院,担心自己考不上,也同时报考了徐州一所大学。
结果徐州那所学校的导演和主任顺着王劲松填写的地址找到了王劲松,希望王劲松可以留在徐州学习,家人这才知道他自己报考了话剧团。
父亲虽然极力反对王劲松学习表演,但并没有用父亲的权威来阻止他,而是拿出50块钱让王劲松自己选择。
如果不拿钱,就选择在徐州上学,拿钱的话就要去南京上学,最终王劲松还是选择了去南京。
毕业后,王劲松被分到了南京话剧团,从此经历了他人生最艰难和宝贵的几年。
刚到话剧团,除了装车、卸台,做长工就是无所事事的坐着冷板凳,由于自己家是外地的,没地方可住,王劲松住过办公室,住过台球厅,后来团长见他可伶,才让他住进了剧团的资料室。
资料室没有床,就找了个没有包装的弹簧床垫将就着,最难是没有水,用水的话要到隔壁档案室,档案室不能随便开门,王劲松只好在一个窗户口每天来回钻着用水。
好处就是周围都是书,哪本书放在书架的哪个位置,不想多想顺手就能拿来,或许就是这段以书打发时间的日子,让他在以后的表演中显得格外计较和另类。
从这里来看王劲松的父母真的很开明,在那个年代可以让他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安排,某种程度来说,他是幸运和幸福的。
二、人生每段痛苦的经历,都能成为日后自己笑谈的成熟和沉稳
在话剧团最苦的日子不是生活上的窘迫,而是作为话剧演员压根就没有戏份可演。
要是听说谁当了副导演,赶紧去巴结人家,要是偶尔能演个流氓或是小偷,即使没有一句台词的都行,那还能挣个20-30元,可多数时间里连这样的戏份也是没有的。
等到后来可以在剧团中上台表演了,因为自己是新人,没人愿意替,有次王劲松发着高烧在输液,嘴也起满了水泡,到了该他上台表演时,他愣是拔掉输液管坚持上台表演完。
当时心里特委屈,去找团长,结果还被团长说到最后还是自己的不对。
后面去到北京后,好不容易等到了一次拍电视剧的机会。当时是南京电影制片厂拍得叫《江南风云》是在安徽泾县陈村,那个地方住宿条件很差,他们当时是住在一个小旅馆里面,4个人一个房间。
有次下雨,屋顶开始漏雨,他们4人把4张床都挪在漏雨小的地方,后面没有办法,只好把毛巾叠在一起放到床上,让雨水漏在毛巾上。
王劲松在《雪国里的篝火》里扮演的是一个炊事班的班长,将近1米8的高个子,愣是把自己减到只有100斤,全程都是自己在跟拍,最危险的几个场景都没选择替身。
当时这部戏是在四川拍摄的,海拔有3000米,零下二十度的情况下,人的手拿到外面几秒钟就会冻的僵硬,把手放在裤兜里捂好久才能缓过来,这一呆就是8天。
人生的每段经历必定会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痕迹,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走,直到遇见内心更丰盈的那个自己。
三、只有把演员当作毕生的职业去做,才能让各种角色的生命活起来
王劲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演员和职业演员是不一样的,演员可以是一个临时性的,职业演员将表演当作职业,以此为生,让表演成为自己的骄傲,演员的要求是要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这是一个双重标准,能力和品德修养都要具备。
所以王劲松一直按照职业演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从33岁开始接触演戏的他,成了365度无死角的万年绿叶,能够有今天这个名气和成绩也确实是不易的。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导演和编剧的主要精力是放在主角身上的,配角多数时候,是要靠自己去揣摩角色情感和丰富角色动作的。
王劲松从一开始就演配角,所以每次导演说他的时候,他的心里很自卑感觉脸上挂不住,所以只要导演一说他,他就会在事后自己回忆拍摄时的每个场景,争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演员的信念就是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在演《大明王朝1566》中王劲松演得杨金水,有个场景是要在脸上扎40针,导演张黎在剪辑时不认为王劲松是真扎,结果后来一问才知道,王劲松在自己脸上真扎了这么多针。
王劲松真的把自己的生命,用心、专注的和每个角色的命运融入在一起。
跟王劲松合作过的人,都说他有“洁癖”,也有人说他矫情。
有时候拍古装剧时用到的道具和器物,他都要自己去考证,然后带给剧组。
有次在拍戏的时候,有个年轻的演员,有个术语说错了,那个年轻演员说日本的军队五十六团,然后王劲松说日本没有没有团这个编制,日本军队只有师团没有团,也没有师。
王劲松自己说开始拍戏时,斗争就开始了,斗争是为了角色,他不在乎其他人高不高兴,斗争结束了这个角色也完成了,呈现给观众的演员是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的,如果放弃你的斗争,我不说,我要做了一个好人,损失的不是你这个角色,而是呈现给观众一个什么样的品质。
演员演到最后,都是为了让这个角色活出它该有的生命状态,王劲松真的做到了。
从《大明王朝1566》的杨金水、《北平无战事中》的王蒲忱、《琅琊榜》中的言侯爷、《大军师司马懿之军联盟》的荀彧、《破冰行动》中的东叔,是王劲松让这些角色都活出了他们本来的样子。
没看过的,赶紧看看去吧,绝对有收获。
图片大部分来自可凡倾听采访时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