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3岁的李小龙拜师叶问。一次,叶问教李小龙武功时,发现他居然蹲不下去,叶问查了原因后才发现李小龙竟是个扁平足。然而叶问发现比这个缺陷更致命的是:
李小龙脾气暴躁、争强好胜,做事比较急功近利,尤其在武术这件事上必须要争个高低。因此叶问告诫他说,以后为人处世一定要刀藏锋芒,内敛克制。李小龙听罢点头称是。
在平常传授李小龙功夫时,叶问还特意用了一个新的办法来教他,以改正他的性格缺陷。
这个方法就是,在李小龙练完浑身一点劲都没时,再教给他一些新的动作,这时李小龙已经筋疲力尽,所以练习起来就不会过于焦躁。
而李小龙对于叶问这个师傅也是十分敬佩,还说:“直到遇见叶问,他才知道了什么叫‘老师’。”
在李小龙学习咏春之前,他就已经学习了太极拳,并且格斗经验丰富,他从不认为打架是不好的行为,相反,血性方刚的他觉得通过拳头来解决问题是最为直白利落的。
幸好李小龙不管不顾的冲劲,在叶问的有效指导下得到了缓解。咏春拳法的一招一式,逐渐磨平了李小龙的戾气。
之后为了能够将招式更好地应用在实战中,他还学习了少林拳、洪拳等拳种,融众家之所长,而这些都为他今后的融合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李小龙前往美国读书,然而谁也想不会想到,这个从不走寻常路的“坏小子”,竟然将功夫带到了美国。
在大学里,他先是开创了“振藩武术馆”(李小龙原名李振藩),在教学的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不仅学习中国的拳法,还研究学习了西洋拳。最终在一遍遍的观摩和学习中,李小龙逐渐创造出了以速度与力量著称的截拳道。
1964年,李小龙参加了一场国际空手道锦标赛,他的表演让在场的所有选手和评委都震惊不已。同时这也让李小龙靠着自己的拳头,在当时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打下了一片天地。
这场比赛刚一落幕,李小龙就接到了好莱坞发来的试镜邀请。于是当时年仅23岁的李小龙,就这样获得了好莱坞电影第一个属于华人的角色。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李小龙戏约不断,但这并未改变美国人对亚裔的歧视。最后李小龙一气之下,回到香港,转战中国影坛。
1971年,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和《精武门》分别创下了香港的最高票房纪录和亚洲的票房纪录。之后,李小龙还自编自导自演了《猛龙过江》和《死亡的游戏》,后来还与美国好莱坞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拍摄了《龙争虎斗》。
可以说,李小龙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不仅带动了香港电影行业的发展,还用自己的功夫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正如同他在电影中一脚踢碎“东亚病夫”的牌子,他也将世界对中国的偏见粉碎了。
在这之后,李小龙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国际巨星,成为了全世界功夫迷的偶像,也让世界认识了真正的中国功夫。但就在李小龙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他却于1973年突然在香港逝世。
1973年7月21日,香港所有的新闻头条上,都统一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当红功夫巨星李小龙,于昨日深夜11时30分逝世,年仅32岁。消息一经发出,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一时之间,震惊、猜测、痛惜等种种情绪就像洪水一般泛滥开来,所有人都不愿相信这个武功盖世、如钢铁般强壮的男人死于药物过敏。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对他的死耿耿于怀,而这也恰恰证明了李小龙的影响力,是跨越了时间和国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