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是一种可以代表中华饮食文化的美食,据说饺子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由于当时的名医张仲景发明出来的。
最开始的时候,饺子被古人叫做“娇耳”,原因是饺子的形状特别像人类的耳朵,并且还具有治疗耳朵冻伤的功效。后来娇耳逐渐演化成了饺子,并成为了一种风味独特的春节食物。
其实,民间有很多和饺子有关系的俗语,比如“好吃不过饺子”就十分经典,那么这句俗语真正的下一句是什么?希望大家不要被网友们带偏。
一、好吃不如饺子对于中国人而言吃饺子就是过节,早在过去由于很多家庭都十分贫困,所以就算过年或过节都很难吃到一顿饺子,所以很多人对饺子都十分眷恋。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家想什么时候吃饺子就什么时候吃,所以也就逐渐对这种食物产生了厌倦感。由于饺子皮薄馅大、味美多汁,所以非常十分老人和小孩解馋,就算是用来招待客人也是一道“硬菜”。
但这句“好吃不过饺子”,却成为了一句被玩坏了的民间俗语。其实,这句俗语非常好解释,简单说就是就算世上的美味多如牛毛,但都无法和饺子相提并论。
这句俗语不仅体现出了中国人对饺子的特殊情感,而且也充分表达出了对饺子这种食物的热爱之情。
就算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百姓,平时想要吃饺子也绝非易事,除非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或者是过春节的时候,全家老小才能吃到几个饺子,可以说饺子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符号。
那么这句俗语的下一句是什么呢?绝对不是网络上所说的“好玩不过嫂子”,这句带有侮辱性的话语,曾让很多人为之汗颜。
其实,“好吃不过饺子”的下一句为“舒服不如倒着”,这两句俗语放在一起才更合适。
二、舒服不如倒着这句话乍一看好像是在为懒人找借口,因为很多人比较懒惰的人,平时只要一有空就会倒着,的确倒着的时候确实很舒服,因为可以让身体非常放松。
将“倒着”和“饺子”划等号,就足以说明这种姿势非常舒服。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的农村地区,由于各家各户没有沙发,只有一铺能睡下一家人的大坑,人们平时无论是睡觉还是休息,都喜欢倒在大炕上。
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休息方式,再者说由于农民在农忙的时候特别累,所以很多人都要披星戴月的干农活。
等到干完活之后基本上天都已经黑透了,回到家赶紧烧火做饭,吃完饭之后由于身体已经很累了,所以洗漱完毕就会倒在炕上呼呼大睡。
除此之外由于家里面没有沙发,所以就算是在白天休息的时候,也会半躺在炕上休息,这种姿势就叫“倒着”。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农民而言,有时间倒一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其实,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讲,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很多人也喜欢在下班之后,倒在自家的沙发上休息一会,而这种休息方式不仅非常舒服,而且也能让身心得到放松,故此才会有“舒服不如倒着”的说法。
另外,从生理角度来讲,当一个人半躺着的时候,不仅可以快速卸掉疲惫,而且还能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所以绝大多数人喜欢“倒着”。
毕竟这种半躺着的姿势,不仅适合看电视,而且还特别适合玩手机,也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心理。其实,这两句俗语在农村地区极为流行,尤其是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更是会经常将它们挂在嘴边。
说白了这不仅是一种对生活的满足感,而且也是对幸福的一种定义,吃饺子和倒着虽然看起来极为普通,殊不知却蕴含着最朴素的幸福观。
结 语俗语是乡土文化的一种再现,可以说俗语中透露的文化情感,远比所谓的书本知识来得更亲切。因为很多人都有农村生活的经历,所以他们对俗语拥有一个格外特殊的情感,本文介绍的这两句俗语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大家了解后一句之后,恐怕就不会再调侃这句俗语了。
很多人的快乐都非常简单,他们认为每天能吃到饺子,并且可以舒服地“倒着”,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有的时候简单的幸福才更让人放松,毕竟如果给自己太多的压力,那么就会让生活变得索然无味,就算天天吃饺子也没有什么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