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档「好笑」的综艺!

时间:2021-11-30 21:27:51来源:果酱音乐

你有没有被时间「绑架」过?

我有。

Deadline明明都已经撵着屁股跑了,但每每微信响起,或是一看到朋友圈上的小红点,双手就不听使唤。

这一看,就五分钟起步,半小时不止。

微博的瓜田永远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哪怕吃瓜的脚步永远赶不上反转的速度,但还是忍不住刷刷刷。

这一刷,五分钟那是根本拦不住啊。

那个跳动着字符的APP更是一个吞噬时间的魔鬼:洗脑的BGM,千篇一律的扭扭舞,莫名其妙的毒鸡汤……

一刷就上头,看起来就没完。

看完上面的描述,你是不是和我狠狠共情了!

不仅是你,这也是千万网友的一致回答:「可恶,你是在报我的身份证号吗!」

试问谁没有过被无数碎片化的信息充斥大脑,空度时光之后沉浸于一片懊恼和悔恨。

然后又顶着懊恼与悔恨,继续被无意义的碎片填满。

这种心情,属实被这个短短几分钟的喜剧作品玩明白了。

「荒漠化」的喜剧界,终于迎来了如此走心且让人捧腹的作品,这归功于一档综艺节目——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好笑,是真的好笑

节目组宣称,这是一档「好笑」的综艺。

没有专业限制,更没有形式要求,发起人马东上来就直说:

「只要你能获得观众掌声,你爱干嘛干嘛。」

本人——互联网著名不信邪选手,倒要看看它怎么从我手里拿走这个掌声。

从头至尾追平了这档节目之后,我投降了、手肿了、看懂了,并大为震撼——

救命它真的好好笑!

不同于咱们印象中的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答应我不要唱出来),这个节目的形式包罗万象。

可以说,不管你爱阳春白雪,还是喜欢下里巴人,都能在这里笑到鹅叫。

开场即炸场,第一个节目就放了个大招。

一小伙要做入职体检,精挑细选了一个高档体检中心,号称拥有「互联网般」的畅快服务。

入场要面部识别,客服一秒便获得了他的全部信息,连银行卡密码都一览无余。

无需惊讶,「亲,大数据时代没有秘密哦」。

开始体检之前,来,先进一段广告。

在魔性又洗脑的「你没事吧没事吧没事吧」的广告BGM中,他好想逃,却逃不掉。

众所周知,广告都是给我们这种根本买不起的人看的,想要跳过广告得开通会员:

包月98,且包天更贵哦。

抽血的时候只扎不抽,想要完整的抽血体验需要下载体检中心APP。

某浪新闻,是你吗?

抽血流速极其缓慢,不买加速包的话得抽上个三天三夜又三更半夜。

某度网盘,你听见了吗?

拍的胸片只能拿到六十分之一,想要完整胸片还得超前点播,主人公气到失语,无能狂怒:

「我已经是会员了,还要花钱买片,不觉得你们吃相很难看吗?」

一抬眼看到右上角的平台logo……

某奇艺,骂你就是骂你,爷不挑日子了!

作品的结尾,小伙被直播间主播的套路一整个忽悠住,打开手机就开始无脑下单:

「我也不想花钱啊,可是她叫我「家人」哎」

小伙是谁,屏幕前的观众应该都意识到了:「这不就是那个妄图驰骋网络却被网络反杀的我吗!」

于是越看懂就越好笑,他越倒霉,网友就越快乐。

这种类型的作品,已经是这个节目中比较正经的存在了(尽管好像也不是很正经)。

还有的作品,毫无逻辑,只剩下好笑。

比如,《父亲的葬礼》。

一个本本分分的父亲,本本分分地死了,办了一个本本分分的葬礼,来了些本本分分的亲戚。

故事的开头,矿上的领导前来慰问告别。

此时,观众们还有点摸不着头脑,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曾经有一个那么本本分分的杨叔叔,却没有好好珍惜。

直到后面的人物接连登场,才开始追悔莫及:

十三妹带着两个小弟打头阵,一杯酒(隐形的)、一首歌(严仔之歌),深切悼念那个带着他们在江湖上叱咤风云的大哥。

此时的儿子:???大佬竟是我父亲!

(这里口音太好笑了,文字描述不出她的万分之一好笑,我恨!)

爱因斯老师紧随其后,他叼着钢笔,口口声声「E=mc」(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公式)是父亲提出的。

此刻的儿子又:???科学家竟是我父亲!!

半人马不甘示弱,从不知道哪个奇怪的角落奔波而来,载歌载舞,说曾和父亲相识在科尔沁草原,还一起在澳本玩27点。

此刻的儿子又又:???半人马竟是我父亲!!!

当土星最后重磅登场,儿子已经没有力气去问了,他生无可恋地跪在角落,弱小可怜却壮实。

全场起立尖叫,我一口水喷到屏幕上擦了半天。

马东老师失去了他的矜持,黄渤老师的「贵妇」身段也就此崩塌。

作品表演完,徐峥挠着秃脑袋,满脑子都是:

「这是啥?我在哪儿?我为什么笑?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啊!!」

他对于和伟诚恳发问:「你理解这个作品的逻辑了吗?」

于和伟理直气壮:「我不需要理解!」,我只知道它够好笑!

马东一语中的:「我干嘛要听懂鸟叫的声音,我听着好听就行了。」

是啊,生活压力已经很大了,每个人都在为明天而奔波,工作失误要找理由,家里催婚要找借口。

但笑不需要有负担,也不需要找理由。

哪怕笑过之后是空虚,但这一刻的开心就能消解掉生活的大部分烦恼。

就像是主题曲里唱得那样:「没心没肺,快乐加倍!」

好笑,还是有意义

好笑归好笑,但另一种声音出现了:喜剧只有好笑就可以了吗?

节目还顺势在热搜上发起了话题,激起了两万多条讨论。

议论的焦点是一个喜剧团队——三狗。

第一次表演的时候,他们喷水、耍枪、跳大神,纯靠「出洋相」来逗你笑。

第二次的表演中,他们屈服了,作品开始有内涵了,玩讽刺了:

「早上九点遛一次马,一直遛到晚上九点。」

「九九遛(996)?听着就犯法!」

于是,有人说这是往「高级感」的转变,也有人说他们这是「忘记初心」。

三狗团队为此差点散伙,观众也摸不着头脑:「好笑」和「有意义」真的是对立的观点吗?

当然不是这样。

喜剧也可以有意义,可以披露现实,更可以讽刺时事。

节目中有个作品《偶像服务生》,讲的是一个小爱豆去饭店应聘服务员的故事。

他精通道歉,一张口就是「无意占用公共资源」。

老板的吐槽精准到位:

「快三十了也敢叫自己大男孩?」

「你们这道歉文案都一个妈生的?」

点菜的时候甚至直接内涵一句:「那鱼(内娱)完了。」

大熊猫的笋简直都被他们夺完了,讽刺的味也太冲了,但这不好笑吗?

「好笑」从来不是「有意义」的逻辑悖论,而是喜剧的必然组成。

陈佩斯曾经说过一句话,至今仍被喜剧界奉为圭臬:「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但人们仿佛却忘记了他还有一句话也同样振聋发聩:

「没有笑,喜剧根本就不存在。」

在所有的比赛中,我个人感觉有一部作品演出了这两句话的底气——《最后一课》。

一个戏剧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因为一直没戏拍,在密室里演了两年的丧尸,突然遇到了自己的表演课老师。

悲剧的内核有了,但喜剧性的一幕是,老师并不觉得他扮丧尸丢脸,反而还给他支了个招,让他演个丢人现眼别出心裁的「拉丁丧尸」。

学生们哼着「红高粱」,悲情的音乐和崩溃的神情对冲出强烈的喜剧效果。

我却想到了「红高粱模特队」,在那一刻,我的大脑穿越回了那个年代。

好笑,是我怀念的

那时候,赵本山还叫「赵老蔫」,范伟还是个买拐的「傻子」,高秀敏还穿着两个袖子不一样长的棉袄。

姜昆还在动物园和老虎斗智斗勇,赵丽蓉让全中国都知道了评剧《花为媒》……

当时的喜剧作品有多经典实在无需赘言了吧,甚至我都不用查资料,好多段子都能张口就来:

「这个世界太疯狂,耗子都给猫当伴娘。」

「忽悠,接着忽悠。」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饭,专吃大坏蛋。」

……

这些段子,甚至还成了「鉴别间谍专属暗号」。甭管境外人士在网上怎么暗示自己是个地地道道北方人,我就问你一句:

「宫廷玉液酒下一句是啥?」

这都答不出来还敢说自己是北方人,我看你就是个大萝北

曾几何时,我们也有很多优秀的喜剧人,有那么多刻骨铭心的喜剧作品,有那么专业的喜剧节目。

2002年,央视举办了《全国电视相声大赛》,仅看评委和嘉宾的分量,就可见比赛的专业:

马季、姜昆、李金斗、侯耀文、牛群、冯巩……哪一个不是相声界响当当的人物。

这档节目更是走出了奇志大兵这对黄金搭档,比出了《如此办学》这种经典作品。

甚至,一度带动了当时呈颓势的相声行业,让他们重回传统经典的荣誉殿堂。

节目只比了三天,共有5万多人点击央视网站专门网页,1.5万多名观众打去热线电话,甚至还有观众为它写诗,为它没办法静止。

喜剧本就是这么一个锣鼓喧天的氛围,笑本身就是一件娱乐大众的事情。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剧变了。

喜剧的内容突然分成了两段:前半段让你笑,后半段让你哭。

就像是今年刚被颁上银幕的《你好,李焕英》,原作品在这几年也算是喜剧中的经典了。

贾玲穿越回了母亲年轻的时候,帮助她追男孩、斗混混,中间的趣事让人不禁捧腹。

但演到一半却画风突变,台上贾玲看着「父母」的互动失声痛哭,台下观众无一幸免全都潸然泪下。

这个作品好吗?好,它的前半段够好笑,整个故事也够感人。

这个作品不好吗?作为小品,它实在太煽情。

在网络上,有观众因此有些埋怨贾玲,因为自此之后,喜剧逢情必煽,按头流泪。

那个曾经烈火烹油,奠定了贾玲、沈腾喜剧地位的《欢乐喜剧人》,也被吐槽不如改名叫《煽情悲剧人》得了。

还是小沈阳一言以蔽之:

「小品现在都是喜头悲尾,我不喜欢。」

小沈阳在某节目上对不再出演喜剧的回应网络

但《你好,李焕英》们最起码态度是真诚的,故事是完整且有共鸣的。

再往后走,喜剧就变得面目全非,尤其是在「喜剧火葬场」——春晚。

有些作品段子稀碎,全都是网络破梗;

有些演员时尚光鲜,却不再引人发笑。

不管是不是专业喜剧演员,甚至不管是不是演员,都能在春晚小品上分一杯羹。

网友犀利评价:「以前是谁上春晚谁火,现在是谁火谁上春晚。」

更可怕的是,你还搁那儿嗑着瓜子吐槽呢,突然演员们搬上来一筐洋葱并拍了拍你:

「嗨,到时间了,该哭了。」

啊?我该哭吗?为啥要哭?有什么好哭的?

喜剧不再以好笑作为基准,而是把搞哭你当成目的,那为什么还要做喜剧呢?

乱七八糟的综艺越来越多,奇奇怪怪的明星越来越多,正儿八经的喜剧人却越来越少了。

我们给演员办舞台,演员一个接一个地就位。

我们给乐队过夏天,让小众乐队重焕生机。

最近甚至都给导演办舞台了,一群参差不齐的导演,一顿乌烟瘴气地指教。

谁都有机会迎来春天,属于喜剧的舞台却是见都不见。

有多久,没有看过一个令你捧腹大笑的喜剧作品了?有多久,没有看到因为喜剧走红的演员了?

金靖曾和朋友一起去到《乐队的夏天》现场,在全场的火热和亢奋下,她俩却突然陷入冷静的悲伤:

「什么时候喜剧的夏天才能到来?」

「可能,永远都不会来。」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可能不如同一团队出品的《奇葩说》出名,也不如《乐队的夏天》洋气。

但作为一名观众,我很感谢它。

它给了许多不知名的演员一个机会,也给了无数观众一个可以捧腹大笑的机会。

每一个喜剧人都盼望着属于喜剧真正的舞台,盼望着喜剧行业可以再次怒放。

我们观众也需要喜剧的存在,需要痛痛快快的笑来麻醉生活的苦痛。

但我们能等到吗?

也许从这个节目开始,能窥见一丝曙光。

© 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