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被批!不改,落后!小潘潘乱改黄梅戏,对还是错?

时间:2021-09-21 18:46:33来源:赵有娱

《女驸马》是黄梅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桥段,讲述的是冯素珍冒死救夫的一段美满姻缘的故事。时隔多年,众人没有因为国粹的出彩关注,反而因为“变味”,引起了争议。

冯素珍与李兆廷是一对恋人,谁知李父遭到奸臣安海,李兆廷准备回乡避祸,没成想冯母解除婚约。

之后这对璧人相约后花园,冯素珍赠与对方纹银百两,又赠玉麒麟以表真心,不料被王氏诬陷为偷盗。

为了救自己的情郎,冯素珍借用李兆廷之名高中庄严,皇帝欣赏她的才貌双全,意喻招为驸马的传奇故事。

许多艺术学者认为,这样的行为不妥当,缺乏对历史现实或者文化传输本意的御用,但是也有人觉得这是为了让年轻人接受,做出来的一些改变。

最近的小潘潘,凭借一首《女驸马》获得了不少的流量,不管是唱腔还是面部表情,引发了很多人的围观。

但是这样的唱法,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觉得她是在蹭国粹的流量,官方也给出了一些评价,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小潘潘被批属实不冤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黄梅戏》依然是本词本曲,小潘潘原模原样的在演唱,并没有出现任何不合适的地方。

这一次官媒并没有指名点姓,反而似乎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央视直接放出原版直言:听多少遍都好听,这能打脸一流吧。

看到原生态,最纯正的黄梅戏,很多曲艺的工作者,在此时站出来纷纷发声,要知道黄梅戏的改编,并非是首例。

从央视放出的多个视频中,有部分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改变,其中一个大爷直接改掉了《女驸马》的词,变成了防诈骗。

曾经青年京剧演员果小菁也带来了一段“京剧味”的黄梅戏,都是经过二次加工,但赢得了一片好评。

评论中可以看得出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反感这样的行为,可以接受传统戏曲的改变,但是为何接受不了小潘潘的“乱改”。

想要知道问题所在,就应该看看群众说了什么,评论区中声音为数较高的,皆是小潘潘令人不适的唱腔。

矫揉造作的女网红,在美颜滤镜的加持下,以及丰富的表情,传统戏曲是从前的配方,但是没有从前的味道。

小潘潘最具有争议性的是整体演绎上的呈现,原本的《黄梅戏》桥段,是一个女性勇敢果断的形象,为了救夫精明睿智。

而小潘潘演绎的桥段中,不仅娇柔妩媚,而且还会有抿嘴和噘嘴,看似迷离实则擦边球的一些行为。

唱腔上与原本作品传递的励志寓意毫无干系,观众视觉上领悟到的,并非是原本的忠贞层面,而是一种“作”。

根据以上描述的细节,可以判断出,传统文化可以改编,但是在二次加工的基础上,不能改变本有的价值观。

小潘潘为了流量迎合观众的喜好,被批属实不冤,传统文化需要不断被大众发掘,不可超越的经典。

即便是模仿,也应该更大发挥其正能量的价值观,而不是将流传百年的东西,大刀阔斧变得面目全非。

文化之所以有美丽,可以千古流传,就是因为其自身的底蕴,和多年来不变的价值观,每一代人凝集的厚重感,屹立不倒被大众喜爱。

当事人小潘潘很多人只关注到,她是一个网红的身份,却不知她是《学猫叫》的原唱,多年来事业停滞不前“歌红人不红”。

文化不该成为流量的“工具”

凭借这首歌,她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虽然风靡一时,但是红得比较快凉得更快,如今还有几个人向曾经那般喜爱。

口水歌本质上和国粹,就不在一个平行线。国粹是引以为傲的文化传承,不会因为某些人改变,成为非主流中的一员。

真正有内涵的东西,是不会落幕,更不需要以此方式,来得到众人的关注,如今不少年轻人前仆后继地学习该文化。

对于这类文化,每个人可以保留喜欢和不喜欢的权利,但是不应该因为互联网的发达,让文化成为流量的“工具”。

凭借《学猫叫》的小潘潘,事业的高光时刻,停留在了春晚的舞台,之后便没有了更多曝光的机会,直到这一次黄梅戏。

褒贬不一的评价,让整件事情的脉络渐渐清晰,为了流量引起众怒,面对质疑她声称“我唱的是正常版”。

勇敢和风尘之间,其中滋味各有所长,有人觉得这是年轻人的创新,但是此行为并没有引起众人的好感。

反而降低了对该文化的认知,“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改变”,一个好好的励志正能量的故事,成为“勾栏女子”的风尘味,难道一错处没有吗?

相比较普通网红,小潘潘的出身值得一提,毕业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科班出身学的是音乐剧的专业。

在音乐基础和素养上,她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人,此事发生后,她并没有改变演唱的风格,小眼神一如既往。

而很多围观群众,似乎丧失了审美能力,亲身示范了什么叫“人云亦云”,别人点赞自己也点赞,对于好与坏没有自身的评判。

但是从音乐的领域出发,小潘潘翻唱了慕容晓晓的歌曲《黄梅戏》这首歌,似乎一切又另当别论。

戏曲和歌曲两个领域,文化的柔和有了创新,在此期间有一个新驳论,不改良被批落后,改良后不尊重传统。

这首歌曲将文化和音乐合并,听觉上是一场盛宴,然而慕容晓晓唱出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气概。

结语

与小潘潘的唱腔,以歌曲的领域来审核,慕容晓晓更多的是敬意,而这位网红完全不能展现冯素珍对爱情的忠贞。

艺术来源于群众,作为基层人员有权利改编,戏曲讲究抑扬顿挫,黄梅戏也不是例外,拥有完整的故事。

作为网红来讲翻唱有版权的音乐、戏剧也好,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但是不应该太过分,如果与流行音乐一般,黄梅戏的特色在哪里?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 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