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清年画,品陈年佳作。
每一幅作品均经过高清修复,不添加任何的水印、商业标志和广告图标,确保把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年画海报作品,原汁原味的复原奉献给朋友们。
在这里,你会看到别处看不到的年画作品。
《一针一线为集体》,吴哲夫,1964年聊几句:小麦丰收的时节,生产队的晒粮场上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社员们把晒好的麦子装车入库。一位穿着红花大襟袄衣服的女社员,正蹲在地上,一针一线地缝补麻袋包,眼神中流露出丰收后的喜悦,还有对幸福生活的希望和憧憬。麻袋包上印有“第三生产队”字样,身后装好小麦的麻袋排起了长龙。
看到这幅图片,不禁想起了小时候,跟随父母到生产队晒粮场劳动的情景。麦收季节时间很短,遇上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的好天气,那可是庄稼人的福气;一旦老天不开眼,赶上阴雨天,一年的收成就算泡汤了。
记得有一年,入春后一直风调雨顺,小麦长势喜人,看起来是个好年景,可以说是丰收在望了,没想到的是,整个麦收季节一直下雨,10多天没有放晴,尽管大队干部动员社员们把睡觉的土炕腾出来,家家户户烧热炕头烘麦子,但仍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大问题,大部分的麦子还是发芽、霉变了,队里很多上年纪的爷爷、奶奶,心疼得流泪不止,那可是社员们辛苦了一年的收成,白瞎了啊!
《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庞亦鹏、庞卡绘,1963年聊几句:画面描绘的是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离开城市,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场面。当 年,很多村里设立了知青点,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来到村里插队落户,跟当地的农民社员一起下田参加劳动。
那个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有很多,如“广阔天地炼红心,扎根农村干革命”,“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插队落户,扎根农村”等。
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是那句“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的豪言壮语,知识青年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听从党的安排,不怕脏、不怕累,全身心 投入到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改变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困难落后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在此,由衷向“老三届”、老知青们致敬!
《愉快的劳动》,魏灜洲绘,1958年聊几句:劳动课上,小学生们在积极、愉快地参加班集体劳动。两位戴着红领巾、扎着蝴蝶结、穿着漂亮花裙子的女孩子,正在手拿抹布,仔细擦拭着教室的门窗玻璃,一位胖胖的男孩端了满满的一脸盆水,为她们清洗抹布;远处的操场边,几位女学生手提喷壶,正在给姹紫嫣红、鲜花盛开的花坛浇水。
从教室和校园的设施条件,以及孩子们的衣着气质来看,学校是大城市的学校,她们也都是大城市里的孩子,完全不同于我小时候在农村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用“破房子,泥桌子,坐着一群土孩子”来描述和 形容,一点不过分哦!尽管学生时代各方面条件很差,但那时候从没觉得有多苦,更没感觉到什么寒酸,每天都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上学、放学,放学后跟同学们天真无邪、无拘无束地疯打嬉闹,欢笑声久久荡漾在校园里,伴随着我的童年。
直到今天想起来,那个破败得不像样子的村办小学校,依然是我魂牵梦绕、 时时惦念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我的童年,有我的上房揭瓦、下河做鱼、爬树逮鸟、偷瓜摸枣的“死党”,还有一起过家家、玩尿泥的小伙伴啊!
《新书》,刘宝贵绘,1972年聊几句:“新华书店又来新书啦!”,这个消息像长了腿一样,立马传遍了整个学校,小书迷们利用中午、下午放学后和星期日时间,旋风一般飞奔到新华书店的柜台前,像一只只饿狼见了小绵羊一样,拿起一本本小人书,如饥似渴地翻看着,神情那叫一个专注,眼睛那叫一个瓷实,不管身旁发生了什么事情,双眼都很难从书本上移开,管他三叔二大爷的,先过把小人书瘾再说。
那个时刻,整个人似乎都陷进书里去了,用我妈的话说,就是“魂儿都被小人书钩走了!”其实也怪不得我妈说这话,谁让我有好几次上山挖野菜,看小伙伴拿的小人书实在太投入了,把篮子和锄头都丢了,最后两眼直直、空着手回家,饿得家里的猪哼哼了一晚上呢?!
没办法,书迷就这样,经常让人看起来傻傻呼呼,痴痴呆呆的,也算是一种毛病吧,直到今天也没治好,而且还越来越重,有点病入膏肓了呢!呵呵!
《在丰收场上》,1977年聊几句:金秋时节,黄橙橙的玉米棒子堆满了生产队的场院,在“突突突”的轰鸣声中,漂亮的女拖拉机手把田野里刚收获的玉米棒子,源源不断地运到场院里脱粒晾晒。
劳动小憩时间,小演员们穿着漂亮整齐的演出服,到生产队里慰问演出,精彩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赢得了社员们的阵阵掌声。整个画面,形象展示了生产队玉米丰收后,社员们个个喜笑颜开、欢庆丰收的热闹场面。
《长江上的老船工》,许晓江,1975年聊几句:蓝天白云,队旗招展,在高高耸立的《百万雄师过大江》纪念雕塑前,一位身穿工作服、体型魁梧、红光满面的老船工,手里拿着一条缠着绸布光荣花的船桨,跟一群少先队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战争年代,他划着这条木浆,冲破敌人的枪林弹雨,运送掩护百万雄师过长江的英勇故事,孩子们深深地被老船工不怕牺牲、献身革命的感人事迹打动了,露出了无比崇敬的神情。
我们小时候,经常接受这种革命历史教育,尽管认识程度很肤浅,但大家也都体会到了旧社会怎么苦,新社会怎么幸福,小伙伴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这种教育形式,直到今天想起来,都感到心潮澎湃、无比激动,革命教育、党史教育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必要的,小孩子必须要学史明理、学史明志,学会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对人一生成长都很有指导意义。
《抓纲学大庆生产日日新》,赵延平,沈平国绘,1977年聊几句:图中一位纺织女工正在坚守工作岗位,以大庆精神为动力,力争多织布、织好布,开展生产竞赛,提高工作效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大庆精神同大寨精神、雷锋精神等伟大精神一样,是新中国成立后培育涌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曾影响了一个时代人的精神风貌,直到今天仍然是推动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支柱和磅礴力量。